在冶金行業,連鑄坯的定尺切割是生產流程中的關鍵環節,切割精度直接影響后續加工效率和材料利用率。傳統機械式測量存在誤差大、響應慢等問題,而激光位移傳感器憑借非接觸、高精度特性成為主流解決方案。
激光位移傳感器的標定原理
標定的核心是通過已知標準長度與傳感器輸出信號建立映射關系。通常采用高精度標準塊或移動平臺作為基準,通過調整傳感器內部參數使其輸出值與實際物理量一致。需注意環境溫度、震動等因素對標定結果的影響,建議在恒溫實驗室完成初始標定。
定尺切割場景下的標定步驟
1. 安裝固定:將傳感器垂直對準連鑄坯表面,確保測量光路無遮擋;
2. 基準校準:使用標準厚度塊(如20mm/50mm)進行零點校準;
3. 動態驗證:模擬連鑄坯移動狀態,驗證傳感器在0.5-3m/s速度下的測量穩定性;
4. 溫度補償:根據生產線環境溫度設置補償系數,建議每8小時復檢一次。
常見問題與優化建議
? 測量漂移:檢查傳感器冷卻系統,避免激光器過熱;
? 表面反光干擾:對于高亮金屬表面,可調整傳感器入射角度或加裝偏振濾光片;
? 數據抖動:采用中值濾波算法處理信號,采樣頻率建議≥1kHz。
通過科學的標定流程,激光位移傳感器可實現±0.1mm的重復測量精度,滿足連鑄坯±0.5mm的國標切割要求。定期維護標定記錄(建議每周一次)能有效延長設備壽命,降低生產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