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現代化鋼廠的生產線上,平整機是確保鋼板厚度均勻性的關鍵設備。高精度位移傳感器作為平整機的核心測量元件,其標定精度直接影響到鋼板的最終質量。本文將系統介紹位移傳感器在平整機中的標定流程與技術要點。
一、標定前的準備工作
標定前需確保傳感器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,檢查傳感器與平整機輥系的機械連接是否牢固。同時需清潔測量面,避免油污或金屬碎屑影響測量精度。建議使用激光干涉儀等基準設備預先驗證安裝位置的穩定性。
二、靜態標定流程
靜態標定是基礎環節,需在設備停機狀態下進行。通過標準量塊或步進電機驅動校準裝置,以0.01mm為間隔逐點采集傳感器輸出值。重點記錄零點漂移、線性度誤差和重復性誤差三項關鍵參數,標定數據應保存至PLC系統用于后續動態補償。
三、動態標定技術要點
當平整機以工作速度運行時,需進行動態標定。采用高速數據采集卡(采樣率≥10kHz)同步記錄傳感器信號與激光測距儀數據,通過傅里葉變換分析振動干擾頻率。特別要注意補償因輥系熱變形引起的測量偏差,通常需建立溫度-位移補償模型。
四、誤差分析與修正
常見誤差包括機械間隙誤差(可通過預緊力調整消除)、電磁干擾誤差(需檢查屏蔽接地)以及溫度漂移誤差(建議采用雙傳感器差分測量)。標定完成后,應使用厚度規實際測量鋼板驗證系統精度,要求整體誤差控制在±0.005mm以內。
五、周期性維護建議
鋼廠環境中的粉塵和震動會影響傳感器長期穩定性。建議每500工作小時進行預防性標定,每周檢查傳感器電纜接頭防護等級(需達到IP67標準)。當更換軋輥或進行設備大修后,必須重新執行完整標定流程。
通過科學的標定方法和嚴格的維護制度,高精度位移傳感器能為平整機提供可靠的厚度控制數據,最終保障鋼板產品的尺寸公差達到GB/T 709-2019標準要求。